
近年来,深圳全面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着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,助力青少年儿童筑梦、追梦、圆梦。自2021年起,市委宣传部(市文明办)联合市教育局、团市委、市妇联、市关工委等,每年都会推出惠及全市少年儿童的十大实事,涉及德育、美育、体育、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,高标准、高质量推进家庭、学校、政府、社会“四位一体”协同育人体系建设,让关爱少年儿童成为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。
近日,深圳发布了2024年“关爱未成年人十大实事”,它们分别是:“探索·成长”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、“阅享童年”儿童阅读推广服务、“行走·实践”青少年理想信念提升行动、“小小科学家”寒暑假爱心托管班、“阳光成长”家庭教育支持行动、中小学生心理关爱促进行动、“科学膳食”少年儿童营养健康促进行动、“创想未来”科学艺术素养培育行动、“安全‘童’行”共护行动和“深护童心”儿童救助关怀行动。这些实事和活动,均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性、较广的覆盖面、较为突出的效果、持续性开展等特点。
“探索·成长”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
由市文明办联合市关爱办、深圳报业集团、福田和南山区开展各具特色的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,聚焦文明培育、红色教育以及科普、生态等方面,设计主题丰富的研学路线,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锻炼,促进其综合素养提升,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,让青少年在行走中感知城市的温度。
阅享童年”儿童阅读推广服务
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、深圳出版集团、深圳图书馆、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发起,通过举办“共读双城·深港青少年同诵古诗词”展演、“少儿智慧银行”项目、“幸福的种子”家庭教育阅读推广等活动,旨在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兴趣,提升其阅读能力,加强深港两地文化交流,同时营造家庭阅读氛围,涵养文化自信。
“行走·实践”青少年理想信念提升行动
由市委教育工委和市关工委共同开展,通过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、“五老”进校园活动等,引导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、赓续红色血脉,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和感受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,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,厚植爱国情怀。
“小小科学家”寒暑假爱心托管班
由团市委主办,依托共青团组织体系和阵地场馆服务,解决青年职工家庭假期子女看护的现实需求,并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,吸引社会专业人士、社工志愿者、退休教师志愿者、家长志愿者等参与青少年托管服务,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、快乐、有意义的假期。
“阳光成长”家庭教育支持行动
由市妇联主办,通过建立专业团队、精准定位家庭需求、实施包括父母教养理念教育、亲子互动技能训练等多样化服务,专注于为解决学业困境和亲子关系失调的家庭提供支持,重塑家长教养观念,改善亲子关系,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。
中小学生心理关爱促进行动
由市教育局主办,针对民办中小学心理工作短板,在宝安、龙岗2区开展民办中小学关爱试点行动,通过对学生的评估、筛查预警、学生团辅、家长团辅等方式,确保有关学生和家庭得到关爱,帮助其建立稳定有效的社会支持。
“科学膳食”少年儿童营养健康促进行动
由市卫生健康委和市教育局共同发起,创建基于“家庭—学校—医疗卫生机构”联动的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模式,通过设立班级健康委员、打造健康科普品牌、设计营养教育工具包、开展健康训练营等措施,并规范碳酸饮料等的健康提示标识,全面提升学生和家长的营养健康意识和素养。
“创想未来”科学艺术素养培育行动
由市科协、市委宣传部、市教育局和团市委联合开展青少年科普艺术展演活动,以“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”为主题,通过科普艺术展演活动,聚焦科技创新与社会热点,挖掘科学与文化艺术的融合点,探索深圳科普创新模式,搭建科普、文化和艺术交流新平台。
“安全‘童’行”共护行动
由市委网信办、市教育局、市公安局、市应急管理局、深圳广电集团联合开展,围绕预防沉迷网络、反诈、禁毒、行为矫治、安全宣传等开展系列活动,推广安全知识,全方位提升未成年人的安全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,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。
“深护童心”儿童救助关怀行动
由市民政局和市残联共同开展,为非深户籍儿童和残疾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救助。市民政局开展“蒲公英”儿童守护行动,聚焦深圳市非户籍儿童权益,解决非户籍儿童在心理健康、社区融入等方面的问题;市残联实施“让心灵沐浴阳光,共守护残疾儿童健康成长”项目,通过讲座、沙盘疗法等形式,提升残疾儿童及家长、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,助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。
上一篇:深圳连尾数-888-999精品靓号 | 下一篇:深圳五连王者靓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