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通讯信息诈骗犯罪,电信诈骗已成为当下整个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。在万物互联,大数据驱动一切的背景下,不法分子诈骗的方式、手段也在与时俱进,时刻结合社会热点直击人性痛点。今天小编为你盘点7种容易中招的通讯信息诈骗
低价团购,或帮砍价
微信朋友圈总会出现不少低价拼单团购,还有帮好友砍价的连接信息。其实有很多微信拼团和砍价活动,有的是为了骗人气关注,还有就是窃取个人信息从而进行更进一步的诈骗行动。
伪基站冒充官方短信
收到了官方号码发来的积分兑换,系统升级等短信,先别慌着点击链接操作,很可能这是穿着马甲的诈骗短信,下一步就是输入各种账号密码验证码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泄露自己的密码和验证码,有疑问直接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!
网购订单异常,退款
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用户的详细资料和交易记录,冒充客服以订单异常或退款为由,让用户点击钓鱼的链接骗取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等信息。在网购时,不要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任何订单操作,涉及到验证码的账户密码的多半是骗子!
远程操作诈骗
这类诈骗主要是针对一些对电脑操作不熟悉的中老年人,以软件安装,帮忙操作购物退款等理由域用户电脑后进行远程连接,骗子可以随意操作电脑进行网银转账等。平时要向家中老人多普及强调防诈骗的只是,防患于未然。
手机号被复制窃诈骗
骗子利用改号软件将来点改成永固的手机号,生成哟过户的手机号被克隆和窃听了。接到和自己的手机号一模一样的号码打来的电话,谁都难免慌神害怕自己的隐私或者工作的商业机密被窃听。骗子就会阶级进一步索要钱财来解除克隆。
小编提醒,如果遇到声称能够复制卡号的一定要多加留心!
高校招生,补录诈骗!
每到了高考季,骗子也将目光对准了学生和家长。通过非法收集来的学生信息,与学生或者家长取得联系,打着“自主招生”“出售高校补录名额”“提前查分”等七号 进行诈骗,学生家长在情急之下很容易上当。
爱心传递贴诈骗
骗子会发布很多虚拟的救助爱心贴,通过社交传播求助。很多人会电话咨询,但打过去骗子的电话,用各种理由让你捐款。善意的爱心捐款一定需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和平台进行,不让骗子有机可乘。
上一篇:深圳移动:谷歌研发的第四种操作系统Fuchsia | 下一篇:深圳联通:2018年电信将完成5G商用 |